- 企業(yè)類型:貿(mào)易商
- 新舊程度:全新
- 原產(chǎn)地:韓國
詳情請咨詢:18994392037(同VX)李經(jīng)理
AFM探針基本都是由MEMS技術加工 Si 或者 Si3N4來制備. 探針針尖半徑一般為10到幾十 nm。微懸臂通常由一個一般100~500μm長和大約500nm~5μm厚的硅片或氮化硅片制成。典型的硅微懸臂大約100μm長、10μm寬、數(shù)微米厚。
利用探針與樣品之間各種不同的相互作用的力而開發(fā)了各種不同應用域的顯微鏡,如AFM(范德華力),靜電力顯微鏡EFM(靜電力)磁力顯微鏡MFM(靜磁力)側(cè)向力顯微鏡LFM(探針側(cè)向偏轉(zhuǎn)力)等, 因此有對應不同種類顯微鏡的相應探針。
原子力顯微鏡的探針主要有以下幾種:
(1)、 非接觸/輕敲模式針尖以及接觸模式探針:常用的產(chǎn)品,分辨率高,使用壽命一般。使用過程中探針不斷磨損,分辨率很容易下降。主要應用與表面形貌觀察。
(2)、 導電探針:通過對普通探針鍍20-40納米厚的Pt(以及別的提高鍍層結(jié)合力的金屬,如Au、Cr、Ti和Pt與Ir的合金等)得到。導電探針應用于EFM,KFM,SCM等。導電探針分辨率比tapping和contact模式的探針差,使用時導電鍍層容易脫落,導電性難以長期保持。導電針尖的新產(chǎn)品有碳納米管針尖,金剛石鍍層針尖,全金剛石針尖,全金屬絲針尖,這些新技術克服了普通導電針尖的短壽命和分辨率不高的缺點。
(3)、磁性探針:應用于MFM,通過在普通tapping和contact模式的探針上鍍Co、Fe等鐵磁性層制備,分辨率比普通探針差,使用時導電鍍層容易脫落。
(4)、大長徑比探針:大長徑比針尖是為測量深的溝槽以及近似鉛垂的側(cè)面而設計生產(chǎn)的。特點:不太常用的產(chǎn)品,分辨率很高,使用壽命一般。技術參數(shù):針尖高度> 9μm;長徑比5:1;針尖半徑< 10 nm。
(5)、類金剛石碳AFM探針/全金剛石探針:一種是在硅探針的針尖部分上加一層類金剛石碳膜,另外一種是全金剛石材料制備(價格很高)。這兩種金剛石碳探針具有很大的耐久性,減少了針尖的磨損從而增加了使用壽命。
還有生物探針(分子功能化),力調(diào)制探針,壓痕儀探針
Park四面體探針測微懸臂的特點,在于探針位于測微懸臂的Z端,由此易于清楚確認探針與樣品的位置關系,從而迅速而準確地對準測定位置。為滿足客戶多種特殊需求,此產(chǎn)品備有標準型、鉑膜型和四面刃型三種類型的硅探針可供選擇。
OMCL-AC240TS 10M
微軟型(Medium-soft Silicon Cantilever)
適用于測量易受損(Soft)的樣品
在輕敲模式中擁有Z微小的彈性系數(shù)2 N/m的硅懸臂,適合用來觀測局部解剖的表面與柔軟樣品的黏彈性;
Medium-soft Silicon Cantilever
Spring constant of 2 N/m (norminal) is smallest of silicon cantilevers, suitable for observing surface ography and viscoelasticity of soft samples.(2n/m,70khz)
AFM的測量模式:
※接觸式(Contact mode):
探針與材料表面間的距離為(2~3nm)。在掃描時,針尖與樣品表面輕輕接觸,產(chǎn)品微弱的排斥力使探針偏移,從而使得樣品表面形貌的圖像。
※非接觸式(Non-contact mode):
探針與材料表面總維持著一定的距離(低于20nm)。非接觸式為輕敲式的衍生,一樣是利用探針跳動來掃描,但是探針始終都不接觸表面。
※輕敲式(Tapping mode又稱 AC mode):
介于接觸式和非接觸式之間,探針與材料表面間的距離為(5nm)。以探針震蕩方式,探針在試片上跳動,當探針震蕩至波谷時微接觸樣品。
Park探針選用小貼士:
AC160TS:Tapping Mode,用於較硬的sample,適用半導體材料,金屬材料,Polymer,DVD…
AC240TS:Tapping Mode,用於較軟的sample,適用生命科學:DNA,細胞,薄膜,蛋白質(zhì)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