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摩擦系數測定的設備及方法
摩擦系數儀、標準GB10006-88
2.測試方法
①取3個8cm×20cm的試樣.試祥和試驗表面的要求樣應平整,無皺紋和可能改變摩擦性質的傷痕.試樣邊緣應圓滑.試樣的試驗表面應無灰塵.指紋和任何 可能改變表面性質的外來物質.
試樣的狀態(tài)調節(jié)和試驗的標準環(huán)境.在溫度23±2℃,相對濕度45%~55%的標準環(huán)境下進行試樣狀態(tài)調節(jié)至少16小時,然后在同樣環(huán)境下進行試驗.
②將一個試樣的試驗表面向上,平整地固定在水平試驗臺上。試樣與試驗臺的長度方向應平行。
③將另一試樣的試驗表面向下,包住滑塊,用膠帶在滑塊前沿和上表面固定試樣。
④將固定有試樣的滑塊無沖擊地放在個試樣,并使兩試樣的試驗方向與滑動方向平行且測力系統恰好不受力。
⑤兩試樣接觸后保持15s。啟動儀器使兩試樣相對移動。
力的個峰值為靜摩擦力Fs,兩試樣相對移動6 cm內的力的平均值(不包括靜摩擦力)為動摩擦力Fd。
從摩擦的相關資料得知:在靜摩擦中出現的摩擦力稱為靜摩擦力.當切向外力逐漸但兩物體仍保持相對靜止時,靜摩擦力隨著切向外力的而,但靜摩擦力的只能某一值.當切向外力大于這個值時,兩物體將由相對靜止進入相對滑動.靜 摩擦力的這個值稱為"靜摩擦力".這個限摩擦力,以fmax表示.靜摩擦力的大小與兩物體接觸面之間的正壓力N成正比,即fmax=μnN. 用fmax表示靜摩擦力,N表示正壓力,其中比例常數μn叫做靜摩擦系數,是一個沒有單位的數值.μ0和接觸面的材料,光滑粗糙程度,干濕情況等因素有關,而與接觸面的大小無關.從以上的介紹來看,靜摩擦系數μ0.應該不會大于1.
動摩擦.在動摩擦中出現的摩擦力稱為"動摩擦力".對物體所施主力大于靜摩擦力時,物體就開始運動.在運動起來之后,若將所施加之力減小,物體便又停止運動.這一情況表明,物體運動之后,還有阻止物體運動的力,即還有摩擦阻力.這種物體運動時所產生的摩擦力即稱動摩擦力.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正壓力大小之比稱為"動摩擦系數".公式中μ是比例系數,其值與相接觸兩物體的材料和表面粗糙程度有關,以及相接觸兩物體之間相對滑動的速度大小有關,在大多數情況下,動摩擦系數會隨相對滑動速度的而稍減小.從定義中動摩擦系數 肯定小于靜摩擦系數,也不會大于1.
用戶實際測試中出現了摩擦系數大于1,則不是該材料的真實反映,應該從操作,材料表面性質是否被人為改變等方面找原因.
★ 使用過程中測出動摩擦系數大于靜摩擦系數.從上面的分析看到動摩擦系數肯定小于靜摩擦系數,出現此結果應該是測試材料表面在后端有異常(如針孔,異物等),或測試過程中受到外力等.可以通過觀察摩擦力曲線發(fā)現在此處有異常的突變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