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ZQ-966(6 bar)型單室真空淬火爐由爐體、爐膽、真空系統(tǒng)、氣體冷卻系統(tǒng)、冷卻水冷系統(tǒng)、控制系統(tǒng)及輔助設備組成。
1、 爐體:是由加熱室爐殼、爐門和冷卻室爐殼、爐門組成。爐殼整體設計承載壓力為 10 bar,長期氣淬爐殼不變形。
爐殼:為圓形、雙層水冷碳鋼結構,夾層內通冷卻水。兩端與加工過的法蘭焊接。雙層水冷碳鋼結構,兩端與加工過的法蘭焊接。
爐門:(1)爐門為雙層水冷碳鋼結構并帶經(jīng)過加工的法蘭;
(2)爐門與爐殼鉸鏈連接,開啟靈活;
(3)爐門的鎖緊采用卡環(huán)鎖緊結構;
(4)在裝卸工件時,開啟爐門,料車將工件直接送入爐內;
(5)爐殼與爐門的密封采用異形耐溫橡膠密封圈,正負壓的密封;
(6)爐門上有一個石英玻璃觀察窗;
(7)爐門上安裝有爐門開啟/關閉按鈕;
連接接口:爐體提供了用于與其它系統(tǒng)連接的接口,如熱電偶、真空系統(tǒng)、氣體冷卻系統(tǒng)和爐溫均勻性測試接口和爐溫測試組件等。
2、爐膽
(1)加熱元件:石墨管圍繞工件布置,為了爐溫均勻性和維修方便,降低使用成本,采用單區(qū)控溫。多方向輻射加熱均勻,石墨棒由石墨制成的部件以螺紋形式固定在位,以便在意外損壞的情況下易于更換,節(jié)約維修時間,減少成本消耗。
(2)隔熱屏:由固化石墨復合硬氈和碳氈組成。安裝在一個加熱區(qū)支撐結構內。固化復合石墨硬氈內表面貼有石墨布氣流沖刷,長期使用。
(3)支撐件:緣陶瓷使加熱元件與隔熱屏相互隔開,可調節(jié)加熱元件及隔熱部件的熱膨脹,加熱元件與支撐件能相對微量移動,易于拆卸和安裝。
(4)料臺支撐:為工件負荷提供一個穩(wěn)定的平面支撐。
(5)加熱元件和隔熱屏間便于更換及拆卸,無需將爐膽取出,進行維護和保養(yǎng)。爐膽采用整體式結構,設備維修時,可整體取出。
3、真空系統(tǒng)
真空系統(tǒng)可根據(jù)熱處理工藝要求設定所需的真空度并保持爐內設定的真空狀態(tài)。全自動運行的真空系統(tǒng)基本包括:
(1)中真空泵系統(tǒng):由滑閥泵和羅茨泵組成;
(2)連接管道、儀表及閥:主真空閥用法蘭安裝在爐殼的抽氣管道上,將泵與爐殼分離。管道的柔性連接可振動傳遞。
真空閥在整個工藝過程中(初始抽真空開始到終回充氣)根據(jù)邏輯關系互鎖。在斷電時,閥門自動關閉以保護爐內狀態(tài)。
4、氣體冷卻系統(tǒng)
氣體冷卻系統(tǒng)安裝在爐體的后部,采用內循環(huán)冷卻方式。用于加熱、冷卻充氣的惰性氣體由一個儲氣罐(用戶自備)提供。管道尺寸和閥的選擇與工業(yè)應用標準一致。
充氣裝置:根據(jù)淬火工藝不同,可以調整冷卻氣體的壓強。高純氮氣儲氣罐與爐體之間的管路上裝快充和補氣閥,可實現(xiàn)快速充氣和自動補氣。
循環(huán)裝置:氣體循環(huán)冷卻系統(tǒng)包括電機、冷卻風扇和銅制的高壓氣淬爐使用的異型熱交換器裝置。熱交換裝置為環(huán)形全銅制作,焊接而成的翅片,熱交換效率,能夠快速冷卻氣體,獲得冷卻效率。電機帶動冷卻風扇將冷氣流由噴嘴吹向工件,升溫后的氣體經(jīng)過熱交換裝置冷卻,冷卻后的氣體再次被風機吹向工件,進而形成氣體循環(huán)回路。
本公司結合國內外同行同類爐型的基礎上,在散熱器周圍增加導流裝置,散熱器的利用效率大大。
本公司推出新技術:高壓氣淬爐風量調節(jié)裝置(號:.4).用戶在使用過程當中,根據(jù)需要對部分風管中的風量進行調節(jié).
5、冷卻水系統(tǒng)
設備工作時,爐門、爐殼、熱交換器、電、真空機組等均需水冷,配備了一套閉式上下水系統(tǒng)。
冷卻水系統(tǒng)具備如下功能:能直接觀察和測量各分水管的流量,有溫、壓、斷水報警功能。冷卻水回路流動速度可用手動閥來人工調節(jié)。
在主進水管的各分水管上,安裝有可直接觀察的立式水表,還可測量出每個分水管路的流量。
6、控制系統(tǒng)
控制系統(tǒng)是以智能化為,包括供電、控制、記錄、、報警保護功能在內的電控系統(tǒng)。電氣控制系統(tǒng)自動化程度高,能滿足復雜的工藝要求,并有故障自診和監(jiān)控功能。
通過可編程序控制器(PLC)可實現(xiàn)真空爐的全自動運行。同時備有手動操作系統(tǒng),用于調試和維修。智能化控溫儀(FP23)、數(shù)字真空計、壓力傳感器的應用,使設備可以按預先設定的溫度曲線、真空、壓力等條件自動判斷運行條件,控制設備運行??刂葡到y(tǒng)采用冗余設計,測量及操作方便都有備用方案。
測量裝置:
(1)測溫采用雙芯S型熱電偶,一芯用于控溫,另一芯用于記錄和溫報警。每個熱電偶有匹配的連接器,“S”型補償導線和安裝部件。
(2)電阻式真空計:用于測量爐內真空度。在爐殼和真空管路上分別安放真空規(guī)管進行真空度的測量。
控制和記錄設備
(1) 動作控制采用CPH系列新技術的可編程序控制器——日本歐姆龍(OMRON)公司產(chǎn)品。除裝、卸料外,過程可自動運行,并備有手動操作系統(tǒng);
(2) 溫度控制采用FP23智能化溫控表——英國毆姆公司產(chǎn)品,控溫±0.1%;
(3) 以加熱變壓器為,采用低電壓、大電流方式供電;
(4) 記錄儀采用SR5000多通道記錄記(瑞典PH);
(5) 為了避免風機啟動給帶來的沖擊,采用斯達森公司出品的軟啟動器產(chǎn)品;
其它主要電氣元件品牌:施耐德或西門子;
控制柜
(1) 的封閉控制柜,裝入測量及控制裝置。
(2) 全開式鉸鏈門可進入柜內對線路和背部儀表進行維護。
(3) 控制柜被分成操作、反饋、測量和電源輸出等模塊。
(4) 測量、記錄和控制儀器,以及主開關裝置、輔助與選擇開關和按鈕裝在面板正面。
(5) 為操作直觀,電控柜上裝有爐子工作狀態(tài)觸摸屏及備用觸摸屏,顯示各泵、閥門、風冷電機等運行狀態(tài)。按下工作按鈕,與其相對應的動作清晰地顯示在控制柜面板的正面。
(6) 控制柜內有一個電機負載和控制器斷路的聯(lián)鎖熔斷器。
(7)控制面板正面有緊急停止按鈕。
電控部分可選擇:觸摸屏控制的軟件系統(tǒng),具有以下功能:
通過觸摸屏控制的界面進行手動和自動操作,實現(xiàn)在工控機內查詢工藝曲線并且直接上傳自動控制,并且能直觀地顯示設備工作狀態(tài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