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簡介
磁力顯微鏡(MFM)是原子力顯微鏡派生出來的一系列力顯微鏡之一,是基于原子力顯微鏡的二次成像技術(shù),即抬起模式,所不同的是磁力顯微鏡使用磁性探針。磁力顯微鏡(MFM)采用磁性探針對樣品表面掃描檢測,該工作模式分兩個階段,階段與普通原子力顯微鏡形貌成像一樣,在探針與樣品間距1nm以內(nèi)成像,采用輕敲模式,得到樣品表面高低起伏的形貌像并記錄下來;
然后,將探針抬起并一直保持一定的高度(通常為10~200nm),進行第二次掃描,該掃描過程可以對一些相對微弱但作用程較長的作用力進行檢測,如磁力和靜電力。當振動的針尖接近磁性樣品時,針尖與樣品所產(chǎn)生的漏磁場(或者說樣品中的磁疇結(jié)構(gòu))相互作用而感受到磁力,使得微懸臂的共振頻率或彎曲程度發(fā)生變化,從而改變其振幅和相位。振蕩微懸臂的相位角及對應(yīng)的微懸臂壓電驅(qū)動器信號,同時被EEM(extender electronics module)記錄,它們之間的差值變化用來表征樣品的磁結(jié)構(gòu)。
詳細介紹請登陸:www.ChinaSPM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