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接觸式高溫應變位移測量分析系統(tǒng)
1. 工作原理
采用高分辨數(shù)字工業(yè)攝像機,并選用合適的鏡頭,視頻測量儀器可以對小到1mm、大到過100m的被測物進行測量。
此儀器采用亞像素技術。亞像素技術,是一種圖像計算方法,一般情況下,圖像的單位是像素,即是說,圖像是有一系列的像素點組成。但是,利用這種亞像素技術,可以將一個像素再進行細分,認為一個像素是有多個亞像素組成。比如:通過一種計算方法,可以把一個像素細分成10個亞像素,這樣的話,可以識別的單位由原來的一個像素,變成1/10個像素,那么測量也就了10倍。此儀器在測量小試樣的時候,可分辨1/500個像素。
視頻測量儀器利用本公司的圖像計算方法,利用亞像素技術,可測量攝像機圖像上目標點的位置。不需要設定專門的目標點。比如以下特征點都可以用做測量的目標點。
l 自然的紋理(比如:建筑物的表面特征)
l 標記筆做的標記
l 噴漆產(chǎn)生的斑點
2. 使用意義
2.1 功能
準確跟蹤視頻中目標點的位置,一個目標點相當于一個位移傳感器,兩個目標點相當于一個應變傳感器。
2 可實時測量三維參數(shù):
? 位移 應變
? 距離 角位移
? 速度 加速度
? 泊松比
? 應力/應變曲線、模數(shù)(需要另外提供載荷信號)
2 可實時測量多個目標點,目標點的數(shù)量取決于所用計算機的性能。
2 可同步測量多個參數(shù);比如:同時測量位移、變形、泊松比等等。
可拍攝實驗過程,后期對錄像進行再分析。
2.2 優(yōu)點(與傳統(tǒng)接觸式傳感器相比)
非接觸式應變位移測量儀與傳統(tǒng)的傳感器相比,在測量高(應變5個微應變,位移0.05微米)的情況下,可以進行:
|
此儀器可以解決接觸式傳感器普遍遇到的一些問題。比如:小試樣、大變形、表面光滑等等。具體區(qū)別見下表:
非接觸式應變位移測量儀 | 傳統(tǒng)傳感器(如:引伸計、應變片等) | ||
性能 | 可能遇到的問題 | ||
工作方式 | 非接觸式 | 接觸式 | 打滑(是在疲勞試驗時) 無法固定在試樣上 試樣斷裂可能損壞傳感器 |
測量對象 | 材質(zhì)的試樣; 試樣尺寸范圍廣 | 常規(guī)尺寸的材料 | 材料無法測量 小試樣無法測量 大試樣需要貼大量應變片 |
測量量程 | 任意設定標距: 從幾個毫米,到幾米均可 | 容易出量程 | |
測量環(huán)境 | 寬泛:高溫、潮濕、等 | 常規(guī)條件 | |
測量方向 | 平面內(nèi)任意方向 多點同時測量 | 單一方向 | 測量不同方向需要更多的應變片 |
可測參數(shù) | 位移、應變、泊松比等等 | 一種傳感器實現(xiàn)一種功能 |
非接觸式應變位移測量儀,可以解決接觸式傳感器存在的以上問題。
3. 用途及測量
非接觸式應變位移測量儀可以動態(tài)實時測量應變、位移、泊松比等等。廣泛應用于:材料測試領域、結(jié)構(gòu)檢測領域、組合件測量領域。
3.1 材料測試領域
3.1.1 測量(材料力學測試)
在材料領域里,主要是用于測量小試樣的變形。廣泛應用于各種力學試驗機上,作為一種非接觸式的多點式引伸計進行使用。
這時采用材料測試鏡頭,非接觸式應變位移測量儀的測量為:
應變:5個微應變
位移:0.05微米
3.1.2 應用領域
l 各種材料的力學測試(可與試驗機相連)。
比如:金屬、塑料、橡膠、復合材料、高分子材料、混凝土、皮革、光纖、薄膜、木材、巖土、生物材料等等
l 可調(diào)整標距
l 可實現(xiàn)測量信號的反饋控制
比如:與疲勞試驗機相連,實現(xiàn)應變信號的反饋控制。
l 條件下的測量:
高溫測量:800度以上時,可能需要濾光片
沖擊、高頻振動:需要攝像機
損傷和破壞性實驗:
疲勞試驗、測泊松比、裂紋的繁衍 等等
3.2 土木礦業(yè)測試領域
3.2.1 測量(土木礦業(yè)領域力學測試)
在土木礦業(yè)領域里,主要是用于測量大型結(jié)構(gòu)件的變形。廣泛應用于各種振動臺上,作為一種非接觸式的多點式位移計和應變片進行使用。
這時采用土木礦業(yè)領域鏡頭,非接觸式應變位移測量儀的測量為:
應變:50個微應變
位移:0.01毫米
3.2.2 應用領域
l 各種混凝土墻體模型破壞實驗。
l 各類建筑物模型振動臺實驗
l 相似材料模擬實驗
l 壓縮實驗
l 結(jié)構(gòu)件的檢測
3.3 機械測試領域
3.3.1 測量(機械領域力學測試)
在機械領域里,主要是用于測量大小機械結(jié)構(gòu)件的變形。廣泛應用于各種實驗環(huán)境,作為一種非接觸式的多點式位移計和應變片進行使用。
這時采用機械領域相機和鏡頭,非接觸式應變位移測量儀的測量為:
應變:50個微應變
位移:0.01毫米
3.3.2 應用領域
l 汽車整車及各部件的各類工況實驗
l 風洞實驗
l 沖擊實驗
l 高溫環(huán)境實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