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價格:-
- 輸出模式:-
- 檢測距離:-
- 電源電壓:-
- 響應頻率:-
- 標準檢測物體:-
- 鏈接方式:-
IFM光電液位傳感器O1D300應用參數(shù)
可靠的光學距離測量,量程可達 9.8 m
可調(diào)整的測量范圍和窗口功能
輸出數(shù)量 2
當目標遮擋光束并使接收器接收不到光時,輸出更改狀態(tài)。只要目標夠大且實心,能遮擋有效光束,顏色、形狀、角度、反射率和表面處理就不會對應用造成影響。這使得它們比漫反射式傳感器更可靠,后者依賴目標對光的反射。
發(fā)射器和接收器位于同一外殼內(nèi),并與反射器面對安裝。光從發(fā)射器鏡頭發(fā)出,經(jīng)過反射器反射并返回接收器鏡頭。
偏振鏡反射式傳感器的有效光束是錐形的。在靠近傳感器的位置,光束約為發(fā)射器鏡頭的尺寸。而在靠近反射器的位置,則約為反射器的尺寸。這意味著其可以檢測靠近傳感器(不必靠近接收器)的小物體。
偏振鏡反射式傳感器需要使用棱鏡反射鏡。根據(jù)設(shè)計,這些反射鏡可將入射光束旋轉(zhuǎn)90度。傳感器配備棱鏡反射鏡時,可使光波沿同一方向傳播。反射鏡通過將光波旋轉(zhuǎn),使其匹配接收器上濾光鏡的朝向。
IFM光電液位傳感器O1D300應用參數(shù)
漫反射式傳感器的發(fā)射器和接收器位于同一外殼。發(fā)射的光經(jīng)目標反射回傳感器并由接收器評估。在選擇適合應用的解決方案時,應仔細考慮目標的特性及其所處的背景。漫反射式傳感器的過量增益要比對射式傳感器小得多,但通常大于偏振鏡反射式傳感器。
對于采用可見紅色光的傳感器,淡顏色物體的檢測范圍大于暗顏色的物體。而紅外光傳感器受目標顏色的影響要小得多。光亮表面的物體的檢測范圍大于平面或啞光表面的物體。
2 個開關(guān)輸出;可將其中一個編程為模擬輸出
組件種類眾多,可快速安裝和準確微調(diào)
通過 IO-Link 的友好通信和參數(shù)化
IFM光電液位傳感器O1D300應用參數(shù)
電氣設(shè)計 PNP
數(shù)字輸出數(shù)量 2
輸出功能 常開/常閉; (可選)
每個輸出電流負載[mA] 200
模擬輸出數(shù)量 1
模擬電流輸出[mA] 4...20; (IEC 61131-2)
負載值[Ω] 250
模擬電壓輸出[V] 0...10; (IEC 61131-2)
負載電阻最小值[Ω] 5000
短路保護 有
短路保護類型 脈沖
暗通 – 當接收器未檢測到光時輸出更改狀態(tài)。
過量增益 – 傳感器實際接收到的光能與更改輸出狀態(tài)所需光能的比值。增益值1為切換輸出所需的最小值。任意高于該閾值的數(shù)值都被視為過量增益。該參數(shù)在確定傳感器在臟污區(qū)域是否正常運行時非常實用。
發(fā)射器和接收器各采用獨立的外殼,并相互面對安裝。光從發(fā)射器鏡頭發(fā)出,并由接收器鏡頭接收。
IFM光電液位傳感器O1D300應用參數(shù)